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华为造汽车,官方辟谣之后再谈靠谱与不靠谱

2016-10-14 浏览:9.15万 评论:37

文|登发

在通讯与智能手机领域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华为,似乎并不满足于自身取得成绩,一直有向其他领域扩充的计划与打算,有关它进军汽车行业的传闻一直不绝于大众之耳。日前有消息曝出,华为正式进军汽车领域,算是为一直以来的传闻划上了休止符(其后华为官方否认)。

该消息称,华为可能与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和整车代工商麦格纳展开战略合作。后者合作并服务的企业包括宝马、戴勒姆、捷豹路虎等,其业务涵盖汽车制造的各个方面。目下在全球拥有294家工厂、87个工程研发所和销售中心,是一家实力强劲的汽车相关企业。

当然,以华为今时今日的地位与体量,也不可能找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汽车企业开展自身的汽车业务。

华为汽车的这一动作,似乎昭示着其进军汽车领域已经势在必行。然而我们不禁要犯个嘀咕:华为进军汽车领域,靠谱吗?

靠谱方面

华为传出此次与麦格纳进行战略合作的新闻之前,就曾经与长安汽车进行过战略合作,与包括奥迪、宝马在内的许多品牌有过汽车合作,所以说它已经试水过汽车领域(准确的说是车联网,汽车周边领域)。

而且华为在智能终端和网络方面有自己的强项,估计研发、生产汽车产品的难度要比其它进入汽车领域的外行要低上不少。

再者,华为准备汽车产品,并不完全是自己设计与制造,而是一部分由自己设计但交由代工厂生产的汽车产品。

未来的汽车领域是智能汽车以及自动驾驶的时代。华为一直在汽车领域这块,进行相关布局。其在2013年底就开始进军车联网,推出车载模块ME909T,并且每年投入上亿元用于车联网相关解决方案的研发。

华为除了与上面提到的宝马、奥迪的合作之外,还与奔驰、大众、丰田等企业在车联网、车载系统等领域展开过合作,让自身的车联网、车载系统等软件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并且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

近几年来,华为在物联网领域的动作相当大,而汽车无疑是华为实现万物互联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上的因素——华为与汽车厂商、汽车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在车联网、物联网领域的发展,让华为有了进军汽车领域的底气,也让华为进军汽车领域成为了一件靠谱事情。

这是从华为的布局,以及它在车联网、物联网领域的发展来论证华为进入汽车领域的靠谱性。而从华为企业自身的特质以及当前的国内大环境方面,我们也可知道它做汽车是否靠谱。

我国已经连续很多好几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但令人尬尴的是,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连年降低。一边是国外品牌与市场无休止的膨胀,一边是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下降与市场的日益萎缩。需要站出来一个企业与国外品牌进行对抗。

我们都知道,汽车行业对于创新的要求是很高的。国外知名车企每年在创新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国内车企则相形见绌。而华为却恰好是一家极富创新精神的企业,创新二字已深深的烙在华为的骨头上,融进了它的血肉里。

一旦华为进军汽车领域,依靠华为强大的创新精神,再辅以雄厚的资本支持,就算它只是生产研制相关的汽车产品,而不是从事整车制造,也必然有很大的可能推进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前行。

不靠谱方面

虽然华为的企业文化诸如诸如创新精神,很契合发展汽车事业的要求。但华为的其他反面的特质就不那么适合其在汽车领域发展了。狼性文化,人海战术,快速响应跟进,这些生意经是华为成功的基础。在电信设备上,华为的报价可以是爱立信的十分之一,质量不如爱立信没关系,华为派出工程师24小时无间断的响应各种问题,后期打补丁慢慢往回找。产品能用而且便宜,虽然要冒着出点问题的风险。但汽车行业的基因则不是快而是稳,一款汽车的研发周期一般在5-7年,前期概念筹划就得1-2年,因为汽车实在是太复杂,每一次小的改动都需多个部门拍板,一个小的细节涉及,不起眼的功能取舍,都需要花掉大量时间作内外部沟通。每一款汽车在十年以后依然可以满足很多人的使用需求。所以华为的基因同汽车行业基因是很矛盾的。

上面说到,华为在智能汽车上有所发展,但这事儿得分两面看。因为这是一个太烧钱的领域,一个设备动辄数万刀,一次测试动辄几万公里。玩智能汽车的不管是传统汽车巨头宝马奔驰奥迪,还是科技巨头谷歌等,都是不差钱的主。华为虽然跟国外的知名车企有过合作与交流,人家核心的东西,肯定是藏着掖着的。而因为在现阶段国内车厂显然是没技术和资本走在智能汽车的最前沿,所以华为与国内车厂在这方面的合作可能更多的是概念而已,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都无法为华为提供好的商业模式。

所以虽然全球每年8000万的汽车销量,虽然智能汽车时代已经在向我们走来,虽然汽车领域有着无限的商机,但华为在汽车领域将面临的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多重挑战,让其在这一领域前途难料。

当然,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东西,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华为走入汽车领域靠谱不靠谱,就在你我怎么看!

微信公众号:多少说(duoshaoshuo);转载须征得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