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从市场走向赛场再回到市场,宝马扼守新能源先发优势|仕线

2019-03-25 浏览:4783 评论:0

 

今年Formula E电动方程式大奖赛选择在三亚落地一战,也引发了各家参赛车企的“电动大战”。此番有份参与的厂队包括宝马、捷豹、日产、蔚来、马恒达、奥迪和DS,而明年还会增加奔驰、保时捷。很明显,车企们积极开始为转型新能源企业而进行技术试水和创新储备。

 

为什么车企巨头们纷纷选择参与到FE比赛中?宝马或许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并且足够有说服力的答案。宝马认为:电动方程式比赛可以看做是一个“创新实验室”,通过参与这项比赛可以让宝马在新能源市场中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延续。

 

 

在当前的汽车巨头中,宝马无疑是在新能源市场拥有领先优势的一家。

 

从上世纪70年就涉足研发纯电动车1602e算起,到2013年推出量产纯电动车型i3的尝试,以及同时期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i8的横空出世,让宝马率先在电动化领域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宝马方面给出的数据是,截止2018年,宝马在全球市场一共卖出了35万辆新能源车,仅2018年一年就是14万辆,预计到2019年底会超过50万辆规模。

 

 

庞大的规模让宝马在新能源车市场建立起一定的领先优势,并且得以不断迭代升级。比如在纯电动车市场,宝马i3在过去五年销售了14万辆,期间虽然没有正式换代,可是产品性能的提升却进步了数次。最早的时候,宝马i3仅搭载了一套22kWh(60Ah)的电池组,续航里程不足200公里,到了中期改款的时候电池容量得到升级,提升到33kWh(94Ah),续航里程也达到271km。而就在FE比赛的前一天,宝马正式在中国市场发布了新款宝马i3车型,将电池组提升到120Ah,约合42kWh,可以实现340公里的续航里程。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宝马第一款增配了50千瓦直流快充接口的车型,能让它仅需40分钟左右即可使用直流快充达到80%电量,85分钟即可充完全满电。

 

 

不断提升现有产品的竞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宝马需要在新能源市场——更准确的说是在纯电动车市场——保持其领跑优势。宝马为此规划了“激进”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到2025年将会有25款新能源车,其中至少有12款为纯电动车型。按照宝马给出的产品计划,在2020年,也就是明年,首款纯电动SAV车型iX3将在中国投产。2021年则是宝马纯电动车的大年,四门轿跑电动车宝马i4和搭载L3级别自动驾驶的宝马iNEXT将正式在宝马德国的工厂投产。

 

 

因此,既然宝马的纯电动车型将很快接踵而至,对于宝马来说,为这些“新鲜品”注入宝马品牌应有的技术实力是其关键所在。因此,选择FE赛场、通过打造iFE.18赛车,成为宝马检验其电动车技术创新手段的极限测试场。

 

 

“FE电动方程式赛车拥有严格的产品规定,包括使用什么电机、电池、空气动力学套件、轮胎等等,几乎每个车队都是接近的,甚至可以说无差异的。这时候,对于车厂和车队而言,比拼的就是对电驱动动力系统管理的水平,从能量管理、电池管理到能量回收、温控管理等等。”宝马方面解释说。

 

实际上,宝马为了参加FE比赛,把其几十年的电动车经验放到了赛车上,例如BMW iFE.18赛车与BMW i3共享工程师团队,实现技术共通最大化。这辆赛车上运行的是宝马当前最新的动力传动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宝马希望能够通过FE赛场上的极限考验来验证这些设计,确保在后续宝马i系列车型中得以应用。

 

 

“当然,FE比赛对BMW iNEXT车型有着更多的意义,通过汲取BMW iFE.18的赛车技术经验,可以测试到高效的动力传输、极致的车辆性能、轻量化设计、紧凑的元器件设计、极限状态下的车身稳定性等等。”宝马电动领域的专家说到。

 

从这些角度看来,宝马在2018年宣布参加FE电动方程式之后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参与其中是十分值得的。宝马也希望这种“以赛代练”的形式,让宝马在原本已有的先发优势下,继续保持其在电动车领域领先的技术实力。

 

 

“目前,宝马的电力驱动技术已经升级到第四代,并正在积极研发第五代电力传动系统。第五代电力传动系统中电动机、变速箱、电源装置和电池之间的配合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这一集成式设计还将有效降低成本。在电力驱动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宝马一直坚持自主生产电力驱动系统和高压电池系统。”宝马进一步说明。

 

 

现在,这些技术上的迭代也逐步体现在量产车上,从而在中国市场带来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除了宝马i3快充款之外,宝马同时更新了宝马X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宝马i8产品。前者进行了里程升级,通过换装更高密度的电池组,提升电池容量到87Ah,这样新车型的纯电行驶里程从原有的60公里上升到110公里,是国内市场巡航里程最长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得以真正实现城市日常纯电通行。

文|JackieLXX

图|JackieLXX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