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尾标大有学问之如何不被车企忽悠

2017-02-16 浏览:1.37万 评论:0

犹记得2013年新款Q5上市之后,家父的一个朋友买了一辆40TFSI车型。适逢奥迪车型尾标全面改变命名方式,大多数人都搞不明白这个40TFSI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以旧世界的观念来看车的家父,惊讶的说这位朋友竟然买了一辆4.0L排量的奥迪SUV,大呼不可思议,颇有上车一试身手的欲望。

殊不知这世界变化快,还是这车有毛病,为何4.0L排量的奥迪,跟家里的2.0T大众开起来差不多?带着困惑与不解问过朋友,得到的回答是:我这车也是个2.0T。

家父大惊:怪不得,原来这个40TFSI代表的不是排量啊!

自此以往,不仅是奥迪,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改换门头,大众,通用,福特等等车企也学到了个中精髓,进而自主品牌也开始学习这种命名方式。而越来越五花八门的尾标,开始让消费者眼前迷乱:到底是330TSI厉害,还是EcoBoost 180厉害呢?或许我应该选个28T?还是说直接一步到位40TFSI呢?

话不多说,看看作为一个新规则治下的汽车人,如何不被汽车厂家的尾标忽悠!

1.传承历史型(排量型)

代表企业:奔驰,宝马

对于历史的传承,恐怕没有哪家车企比奔驰和宝马这两家做的更好了。奔驰是最早在车型名称后面加一个3位数的整数来命名不同车款的车企,此命名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代号为W10的Mannheim 350/370/380系列,分别搭载了3444cc,3689cc和3820cc排量的三款不同发动机。而奔驰跟随排量命名三位数的历史传承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初。

随着涡轮增压的兴起和批量生产的原因,排量区别渐渐变小,再以排量命名已无更多意义。而继续以三位整数命名的唯一意义,就是保留奔驰这个传统的车型命名方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车的动力水平。

与奔驰类似的宝马也是一样,从40多年前确定了以数字命名不同车型方式之后,宝马也以后两位数代表引擎的排量。此后同样随着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兴起,后两位数逐渐变成了以“缸数+动力等级”来命名的方式,但依旧保留了传统的三位数字。

2.马力命名型

代表企业:兰博基尼,福特

用马力来命名车型,是世界上最早命名车型的方式,没有之一。在汽车出现的早期还没有车型之分,一切划分均以马力大小为准。所以早期的命名方式多为“名字+多少Ps”。进入21世纪后,以马力为代号的车型,恐怕最有名的就属超跑品牌兰博基尼旗下的车型了。进入新千年的第一款车Murciélago就以LP+马力的形式来命名,第一款为LP640。此后便有了580,610,700,750等等不同的马力数据。

而该命名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已经从那时起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在2016年初,福特更改了自己旗下车型的命名方式,带涡轮增压器的车型一律命名为EcoBoost+马力值。而这一改变使得福特的车标数值相对较小,大家在选车的时候千万别以为EcoBoost 125是一款有1.25L排量的发动机啊,因为其实它只有1L的排量,是一款三缸发动机!

3.扭矩命名型

代表企业:大众,本田,广汽等

采用扭矩命名车型的方式,最早是由大众牵头带起来的风潮。自从TSI发动机在中国火的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大众想到了再一次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方法:不仅把车做大,还要把数字也做大。发动机的扭矩数值往往大于其功率数值,所以大众就很鸡贼的采用了“发动机扭矩+TSI”的命名方式。380,330以及280均是其不同调校发动机的峰值扭矩。

以此为例,本田和广汽传祺也在去年玩起了这个花样:比如思域的220TURBO,其实是220N·m峰值扭矩的1.5T发动机,冠道的370TURBO也是峰值扭矩370N·m的发动机。同样的,传祺GS8的320T,也是峰值扭矩为320N·m的2.0T发动机。

4.加速命名型

代表车企:奥迪

只此一家!奥迪采用了一套复杂(其实并不复杂)的公式来计算各个车辆的数值,其具体含义大约为百公里加速的能力。公式如下:

100公里÷1小时÷0-100公里加速时间×10=结果(四舍五入)

简化一下:278÷百公里加速时间=TFSI数值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数字结构:即2位数+T的形式,往往会让人误以为是发动机排量数值,所以如果一个不太懂车的人在路上走,发现到处跑的都是4.0T发动机(40TFSI)的奥迪,想想岂不是很可怕。

还有如果以这个公式计算的话,那么大众旗下的超跑大概可以这样命名:

Huracan 90TFSI

Aventador 100TFSI

Bugatti Chiron 110TFSI

看起来还不错,不是吗?

5.电池容量型

代表企业:特斯拉

作为电动车行业的领头羊,特斯拉的命名方式无疑跟传统动力车型有着不同的命名方式。什么马力,扭矩,加速度,在电动车面前都不值一提。制约电动车最大的问题是电池容量,所以就像汽车发展之初以马力来命名的最简朴的方式一样,特斯拉以车型所搭载的电池容量来命名:60D就代表60KWH的电池容量,75D代表75KWH……以此类推。

而对于国内企业所采用的“最大行驶里程”标注方法,我个人认为有其好处也有其坏处。好处是消费者可以直观的看出这辆车具体的续航里程数值。但坏处是消费者一般来说是开不到那个里程的,形成了变相欺骗。由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与多个因素有关,所以用这样一个并不客观的数值来作为车型名称,消费者还需擦亮眼睛,用实际测试来辨明好坏。

6.容易误会型

这种就是最容易令人误解的命名方式了。代表企业:通用,捷豹,宝沃等

与上述这些至少能避免误会的标识相比,这样的标识实在是让人摸不到头脑。一个2位数+T,实在是太像发动机的排量标识了。如通用旗下的别克和凯迪拉克,采用15s,20T,25T,28T以及40T等方式来命名。对于初识汽车的人来说,这无疑代表着发动机的排量:1.5L啊,2.0T啊等等…

然而一辆标着40T的凯迪拉克CT6,其搭载的为一台3.0T涡轮增压发动机。40T真实的意思是代表其马力的大小,四舍五入后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得来的。对于捷豹也是如此,其20T,25T和35T,分别代表着200Ps,240Ps和340Ps的车型。只不过前两者是2.0T发动机,后者是3.0T发动机罢了。

对于神奇的宝沃品牌来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其28T对应的是224Ps,300N·m的数据,与28T沾不到一点关系。而潜在的26T,则又是201Ps,300N·m的发动机。到底这个26T,28T是真的有其计算公式或意义在里面,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尾标呢?我们不得而知。

最后不得不提一句更神奇的PSA集团了。350THP,380THP的尾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来看看PSA的官方解释:

“第一位数代表发动机系列(入门,核心,高配,顶配),第二位第三位代表扭矩后两位数字。”

法国人的思想果然很奇妙,连尾标都这么有个性。

总结:其实我相信,车企更换尾标的行为,不完全是为了“看着好看”,还有一部分也是为了用数字来细分越来越丰富的车型和动力调教。虽说这其中有一些确实会起到忽悠消费者的效果,但是不能说车企就不该这样做。而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应该做的还是睁大眼睛,详细的去了解每一款准备购买的车型,让自己更了解想买的车才对。如果真的在买车的时候能被尾标忽悠了,那只能说是太不上心了。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混动时代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